close

 

課程:《龍樹親友書》講解

日期:2016.5.22(第二篇)

授課:堪布 扎西尼瑪

口譯:張昆晟 老師

 

再來是「貪」,「貪」有不同的類型,針對不同的對象產生不同的貪。比方說,對自身也可以產生貪,自身的貪就展現在強烈的我執,對於大種和合的身體產生貪著,這也是一種貪心。或者是對於享受的一種貪戀,或者是對於性的一種貪念,比方說。男子貪欲女子的身軀,女子貪戀男子的身軀,諸如此類都是屬於貪心。

接下來是「懈怠」,「懈怠」是指對於取捨的漫不經心。也就是說對於什麼是善,應當要奉行的事情也漫不經心。對於什麼是惡,應當要避免的事情也都漫不經心。就是得過且過,這樣子的度日方法叫做「懈怠」。

接下來我們先講下一句的最後一個,叫做「增上慢」。「增上慢」是對自己沒有具備的功德但是卻感到自以為有,於是產生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這跟前面所講的「誑」是類似的,可是這兩者有一點點區別。「誑」是自己曉得沒有這些功德,但是裝得好像有這些功德。「增上慢」的意思是說,自己沒有這些功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以為有,這樣子就成為「增上慢」。

接下來是「貪欲」。「貪欲」指的是對美好的事物有漏的對境,就是會觸發煩惱的對境,產生貪著。也就是說輪迴當中一切色身香味觸的這些享受我們產生貪著心。比方說眼睛要看美好的色法、然後耳朵要聽悅耳的聲音、然後喜歡芬芳的香味、要甘甜的滋味或者是柔軟的觸覺,對這些色聲香味觸的美好,感到沒有厭倦,這個叫做「貪欲」。

再來呢是「嗔恨」,嗔恨主要指的是對於自己所不能夠接受的人事物,感到不歡喜的人事物或者是對於自己有傷害性的人事物的一種排斥感。

下面的兩句要連起來看「及以種貌聞韶華,權勢而驕視如敵」,就是說以種性而驕、以外貌而驕、以多聞而驕、以韶華而驕、以權勢而驕,要這樣子來看,就是說有幾種心來覺得自己就是不可一世。首先是以種性而驕,在過去社會比較重視出身跟種性背景,比方說印度種性社會就是所謂的國王種性、婆羅門種性等等,主要指的就是家世背景,有些人會仗著自己的家世背景比較顯赫,覺得自己好像不可一世、高不可攀,所以這叫做以種性而驕。然後以外貌而驕就是覺得自己外貌上面勝過別人,可能看起來比較高大、比較魁梧、看起來比較莊嚴、比較厲害,所以從外表上面覺得不可一世,這個叫做以外貌而驕。

再來呢是以多聞而驕、以韶華而驕,韶華就是青春,什麼叫做以多聞而驕呢,就是仗勢著自己非常有學問,認為自己在外道的知識或者是內道知識都非常的豐富,比方說對於外道的典籍、外道的學問都非常的精通,覺得自己好像很懂這些東西,乃至於對於內道佛法的道理、教義都非常的精通。因為自己擁有這些多聞的學問,所以覺得自己不可一世,這個叫做以多聞而驕。再來是仗勢著韶華而驕,就是以自己年輕來當本錢,就是自己年輕最了不起,因為自己並非老年人,然後年輕氣盛,這個叫做以韶華而驕。

再來呢是以權勢而驕。這個指的就是仗勢欺人,假使自己是一個國王,影響力非常大,覺得自己都在別人之上,別人都在自己的足下,自己下面有很多的臣民、有很多的眷屬,或者認為自己的財富、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影響力、地位都比別人高、高人一等。這個叫做以權勢而驕。

最後要講到我們要「視如敵」,意思就是我們要善加認識前面所講的這些狀況,包括了慳吝、諂、誑、貪、懈怠、增上慢、貪欲、嗔恨、以種性而驕、以外貌而驕、以多聞而驕、以韶華而驕跟以權勢而驕的這些狀況。我們善加的分析認識這些事情之後,不要當成是正面的、不要當成是具有功德的事情。要當成是什麼呢?「視如敵」,把它看成是敵人。當你遇到敵人的時候,你要不要跟他同行、待在一起呢?當然不會,你會想要把它丟得遠遠的,兩不相見是最好的。所以我們應該不要把前面所講的狀況當成是好事,應該把它拋了,拋得遠遠的。

為什麼要把前面所講的這些煩惱當成敵人一般,因為這兩者有很強的類比性。比方說,仇敵能夠傷害自己的身體語言跟內心,乃至於奪走自己的性命。同樣的,煩惱的過失,能夠令我們的身體語言跟內心造作不善業,就是造下身口意三門的不善,透過煩惱會造下這三門不善,乃至於如同性命一般珍貴的,就是我們八瑕十圓滿的珍貴人身寶,我們真正的生命的價值,可能會因為煩惱而葬送了人生的價值,所以就如同是仇敵會奪走我們的性命一樣,煩惱會奪走如同性命一般的人生價值。所以我們看待煩惱的時候要像看待仇敵一樣,加以避免或者是回顧它。

「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恒敬具不放逸。」,「敬具」的具指的是依止,就是我們要依止著不放逸的行為。

首先兩句「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這邊是用譬喻,如果不放逸的行為要用一個東西具體來象徵的話可以用甘露來象徵。那麼放逸的話,可以說它就像是毒藥一樣。今天一個病患如果得到了妙藥甘露,那麼他可以康復,可能可以延壽,也可以增長他的福德。一個健康的人得到了妙藥甘露的話,可以滋長自己的身體,讓自己身體更加的健康,所以甘露是有如此的效用的。如果換做是毒藥,則不管是服用的人是病患也好,健康的人也好,服用了毒藥最終就會導致死亡,結果都是如此的。所以在這邊把放逸的行為譬喻成毒藥;不放逸的行為譬喻成甘露。那下面再繼續做延伸。

一個人如果從外在的身體行為方面具足不放逸的行為,那麼他將不會涉足身體的不善業,他將會成就身體的善業。語言的不放逸就是能夠避免語言的不善業,成就語言的善業。內心當中擁有不放逸的功德的話,比方說平常懂得去防非止惡,他就能夠運用內心的不放逸去做到善加取捨,就好像是剛剛所說的,一個人能夠服用甘露的話,將能夠避免疾病。同樣的,一個人如果懂得運用如同甘露妙藥一般的不放逸的話,將能夠取證涅槃。

由於要奉持善法就必須透過身口意三門來奉行,除了身口意三門之外,無法成就任何的善法,一定要用這三種途徑。在運用身口意三門的時候,假使是抱持著不放逸的態度,自然能夠成就真實的善法,而以善法的福德力,最終成就涅盤的果位。所以我們必須要以身口意來奉行善法,這是唯一的一條路。但是如果你在運用身口意的時候,不奉行善法,反倒是奉行不善業,也就是因為你的放逸心任由自己的身體去造殺生偷盜邪淫之事,任由自己的語言去說妄語綺語惡口跟兩舌的語言,任由自己內心去想著貪心害心跟邪見,如此一來,就成了所謂的三門放逸。在三門放逸的情況之下,就會造作不善業。不善業所能夠感得的果是什麼呢?當然就是三惡道的結果。就像是服用毒藥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就是葬送性命、感受到死亡的痛苦。同樣的,如果任由自己的身口意三門隨不放逸而轉的話,能夠感得的果,也就是三惡道苦而已。

「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恒敬具不放逸」,「是故」指的就是以前面所講的那兩句話、那個譬喻作為依據。我們就應該怎麼做呢?為了要讓自己善法得到增長,所以應該要具足不放逸的心態。比如說你現在內心當中擁有如何的善根,不管你現在的善根是來自於身所造作善、語所造作善、意所造作善,你現在所擁有的善根都應當另它增長,另它增長的方式就是依照著不放逸來使它增長,這是唯一的方法。所以千萬不要讓自己的三門放逸了呀!任由三門放逸的話,現有的善根將會受到放逸而中斷,而奪走你現有的善根,所以怙主龍樹菩薩在這邊就非常的強調,依止不放逸的重要性。

因此,上一個偈子談的就是不放逸的重要性,接下來「何者昔日極放逸,爾後行為倍謹慎,如月離雲極絢麗,難陀指鬘見樂同。」指的就是說,過去有些人是放逸度日的,後來調整了自己的態度,採取了不放逸的精神之後,仍然能夠獲得正果。

他這邊要舉例是說,過去有許多人,不管是在身體語言還是內心的態度都是放逸度日的,這種人非常的多,但是後來有些人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採取了不放逸的心態。最後還是變得很好。

「如月離雲極絢麗」這是一個譬喻,就是說本來滿月高掛在天空,如果被烏雲遮蔽的話,那將不會見到絢麗的月光。假使烏雲被移除了,沒有烏雲的情況之下,就能夠看到月亮本來皎潔的光明,那個滿月的璀璨絢麗的模樣就會展現出來。這邊提到,過去本來非常放逸度日的人,看起來當然不是莊嚴的形象,就好像是有雲朵遮蔽的月光一樣,後來他採取了不放逸心,就像是烏雲不再遮蔽月亮,離開了烏雲的月亮,就是極為絢麗的。

「難陀指鬘見樂同」指的是本來非常放逸的人,後來轉變成為不放逸者,最後還是能夠獲得善果的一些例子,比方說第一個是非常貪心的,佛陀的從弟「難陀」,後來轉變的故事。還有「指鬘」,過去也翻譯成央掘魔羅,他是受到了惡知識、邪知識的誘惑或者是說欺騙,告訴他去殺人來獲得解脫,所以他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他後來大徹大悟。另外呢就是像未生願王。還有叫做「見樂」這個人,他本來是非常嗔心嚴重的人,後來放下了自己的嗔心,修道之後,也變得另外一番的面貌。這邊指的都是有貪心、愚痴、嗔恨的人,他們後來具足不放逸的心態以後就產生了轉變。

最後這句話舉出的例證就是要說明,這些人本來是在身口意三門方面極其放逸,所以造了很多罪大惡極的惡行,後來因為具足不放逸心,而能夠獲得正果的具體事例。「難陀」本來是非常貪心的人、「指鬘」受到了別人的不正確指使,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為了要獲得解脫,這是一種非常愚痴的行為,也是因為自己的放逸心所導致的、再來呢那個未生願王就是阿闍世王,他殺了自己的父親、然後「見樂」這個人為了要與別人做不淨行,就是為了要邪淫,所以殺害了自己母親,這些都是罪大惡極的行為,起因都來自於放逸心。由於放逸的緣故,所以他們造了這些惡業,後來他們知錯能改,具足了不放逸的心態之後,就產生的轉變而修持。「難陀」跟「指鬘」他們後來證得了阿羅漢果,然後未生願王就是阿闍世王後來就證得了菩薩的境界,而「見樂」後來則轉生在天界,最終見到了諸法的實相真諦。這些人本來是無惡不做的,是非常放逸度日的,之後因為轉變了心態,修行後,則能夠獲得正果。

所以這個偈頌基本上要講的是,不管是那一個有情,只要能夠當下的悔悟,都是有改過的機會的,也就是逝者已以,來日可追的意思。過去曾經是放逸度日,這些事情都已經造了,可是從現在開始,你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能夠具足不放逸心而去從事的話,最終還是能夠得到正果的。就像是當烏雲遮蔽滿月的時候,這個天空不能夠算是莊嚴,因為看不到月光。同樣的由於放逸,導致三門的不善業,這個算不上莊嚴、算不上令人賞心悅目的事。可是如果轉變了本來放逸的態度,具足不放逸,令自己的三門轉變,從事善法的話,最終也能夠如同「難陀、指鬘、見樂」一樣,能夠成就羅漢、菩薩乃至於生天見道真理的種種的果報,這是不管那一個有情,只要願意轉變自己的心態都做得到的。

下一個偈頌「如是無等忍苦行,汝莫令嗔有機乘,斷嗔獲得不退果,此乃佛陀親口說。」意思就是說,我們應當要修安忍。讓自己能夠安忍,然後不生嗔心,由於安忍而不生嗔心,令嗔心無機可乘。佛陀告誡我們,如果讓嗔心占了上風,那下場就唯有三惡道,別無去處。

首先,「如是」是承接上一段的不放逸來講的。「無等忍苦行」,「無等」的意思是說沒辦法相提並論,跟什麼東西沒法相提並論呢,沒有東西能夠跟安忍相提並論。安忍是非常困難的,如果嗔心爆發起來要忍下來是非常困難。如同經典所說的”無有如同安忍之善法,無有超過嗔心之惡行,是故應當想方而設法,善加如理修行安忍心。”就是說沒有比嗔心更加嚴重的過失,沒有比安忍更加殊勝的善行。但是安忍是非常難做到的,一但讓嗔心有機可乘,沒有透過安忍、沒有透過正知正念那個不放逸的態度讓嗔心不生起的話,一但那個嗔心爆發起來,要把它忍耐下來,是非常難以收拾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在嗔心爆發之前就運用前面所講的不放逸的心態,乃至於正知跟正念,提醒自己不要讓嗔心爆發,如此才能夠修持安忍心。

「斷嗔獲得不退果」就是說如果能夠斷除嗔心,將能夠獲得正果。甚麼樣的正果呢?就是不退的果位。不退的意思就是不會墮入到輪迴,不墮入到三惡道當中,這樣子的結果叫做「不退果」。如此的保證並非是一個隨隨便便的人,空口白話的保證,而是佛陀親口應允的。佛陀在經典當中怎麼說呢?佛陀說:”眾比丘,應當斷嗔,如是,汝當證得不退果。”就是說,應該斷除嗔心,如果能夠斷除嗔心的話,將會證得不退果,不墮入三惡道乃至輪迴當中,這是佛陀親自講的。

吉祥月稱阿闍黎在《入中論》曾經講過嗔心的果報或者嗔心的過失:「將會生為色相不莊嚴、無法具足如理之智慧」。生嗔心的人,外相看起來就不莊嚴,這個指的還不是說來世的異熟果報,並不必然是來世會長相醜陋、或是來世看起來外貌不莊嚴,不僅僅是這樣而已,而是說,在今生當中,一個容易生嗔心的人,看起來就是臉色很難看,看起來就是非常憤怒的樣子,自然就是不莊嚴的,這是從外相上來講的。然後呢,嗔心者非為大德之種姓,就是說如果內心生嗔的話,就已經不算是大德的種姓者。所謂大德的種姓指的就是大乘種性,像大乘當中講究慈心、悲心跟菩提心的功德,嗔心跟這些是完全水火不容的,如果說內心有嗔心的話,自然就失去了慈心、悲心跟菩提心。所以不能夠算是大德種姓、不能夠算是菩薩種性。再來是會缺乏分辨如理跟非理的智慧,也就是何者是如理的、善行應當要加以從事、取納、接受的這些道理;何者為非理,非理的意思就是不合理的、不如法的、不善的這些事情,應該要避免,可是因為缺乏能夠辨別如理跟非理之間的界線的智慧,所以不懂得去做善惡的取捨。所以嗔心會有這樣子的過失,包括了色相不莊嚴、非為大德種姓、缺乏如理辨析的智慧。

如果大家有問題的話,還有五分鐘,我們做簡單的問答然後就休息。

Q1:若有強烈獨居修行的意願,但家庭俗務未了,若因此離家從事自己的志願會引起家人的反對及誤解,這時應該怎麼處理?

當你真正要修持佛法,難免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跟障礙,可是佛法其實講究的是內心的態度,比方說您剛剛提到她有家務在身,可是還是有很強烈的修行佛法的意志,光是這個意志、那個動機本身就已經是佛法。並不是說今天非得閉目在那邊禪修,或者是跑到山洞裡面去,或者是一定要披著出家人的袈裟才叫修行。佛法講究的還是內心的態度、內心的動機,她當然很想要做這些事情,如果你從是否能夠去參加這些活動啊、法會,然後是否能夠有獨處的機會、更多的修行的機會,從這些機會來講她似乎是遇到一些障礙,可是,討論這件事情要從各個方面來探討,就是說,當一個人要修行的時候,他不應該是因為修行,而造成跟別人的不合,比方說跟家人子女之間的不和,那樣也不是很好的事情,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彼此溝通,能夠透過溝通讓對方能夠明白瞭解,避免後續的一些問題。比方說,像她現在跟家人也分居了,然後她必須要處理自己的這些飲食的條件,可能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因為基本的生活所需如果也不能夠維持的話,對自己來講是很麻煩,然後去造成跟家人的不和,這也是很大的問題。所以,應該做的是取得一個平衡,在自己能力所及並且在能夠維持生活的情況之下,盡力的讓自己的心能夠向著佛法,而且呢,也應該試著從家人的角度,去加以考量。就是去想家人的、包括孩子的立場是什麼。盡量跟他們溝通,讓他們能夠明瞭。如果不行的話,也是要取得一些平衡,並不是說完全的就放棄物質生活。當然,像過去的祖師大德,有很多在物質生活上面遇到了困境,包括佛世尊當初捨下王位出家以後,在生活上面是過得很不如意,而且一開始家人也是不諒解,因為他們認為他是應該要過在家人的生活,可是佛陀捨棄了這條路,他認為他應行的路是另外一條,最後家人也轉變了他們認同的態度,所以才會改變態度,認為佛陀所要追尋的這條路最終是正確的,那是經過一個調適的過程,也不是馬上轉變的。最好的狀況還是她能夠在這兩者當中取得平衡,然後能夠跟家人適度的溝通,這是比較理想。

Q2:經典中常提到要孝養父母,不違逆父母的意願。但華人社會的父母即使在子女長大成人時仍期待子女遵循其意見。如與父母意見有所相左時,身為子女應如何應對?

如果說要講那個標準的話,當然沒有一個標準可循的。不僅是漢人社會,這個藏族的社會也是這樣,藏族社會也是完全要求百分之百聽從長輩的。如果不聽父母的話就被當成是非常糟糕的晚輩,會被當成是非常糟糕的子女。這兩個社會其實都一樣的,可是剛剛在講到孝敬父母親的時候怙主龍樹菩薩談的這個標準,倒不是我們說的,就是百依百順、唯命是從的這種逍遙。龍樹菩薩強調的是,我們要去分析、要去觀察父母所說的是否合乎正理,心態上是否具足真真的、正確的態度。因為父母畢竟不是佛、不是菩薩,所以父母雖然心理上是希望為孩子好、為孩子今生的幸福跟應當遵循的道路去做規劃,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可是有時候因為父母欠缺正確的態度,所以即使為你好,可能還是會做出一些不太正確的、或者說實際上沒有益處的一些指示,這個時候就需要你自己用智慧去做辨析,如果真正跟父母的意思是不和的,父母講的並不合理,就溫言婉語的跟父母做溝通,盡可能的讓父母曉得為什麼你不遵守他們的意見,這樣子是比較合理的,因為龍樹菩薩所講的孝敬父母親,基本的精神還是在對於父母的指示方面是要以正理作為評斷標準的。

再稍微對剛剛第一個問題做個補充,在藏地,有些時候要面對繼承家業的問題,有些人就算是有很強的修行意志可能會受到很多的阻力。如果是獨生子,基本上社會是不允許你、家庭也不會允許你出家的,就一定要延續香火,所以一定會叫你成親的。就一個修行意志很強的人來講,這當然是他的障礙,可是往往就是社會沒有給他太多的選擇。如果一個家庭當中有兩三個孩子,大家在不管是與異性交往或者是成親,或者是要修行佛法方面,有很多難關卡在那邊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有一個仲裁者,由當地比較德高望重的一個是上師來做指示,因為這樣大家尊重那個上師,所以這個上師會指示,這一個去成家,那一個去修行。原本家人可能是阻礙孩子去修行,就出家伴道這件事情,可能這個上師就會開示,出家的必要性跟利益何在。因為他們尊重這個大德的緣故,會按照那個大德的安排去做,這是他們有另外一個機制可以去遵循。在這邊要談就是說,像你朋友這個情況,如果說斷然的跟家人分開的話,可能也不見得是一個理想的選擇。如果是像藏地那樣有個機制可以遵循的話,當然就可以順著那個機制去修行,沒有那樣的機制,她可能就需要有很多的後援,包括友伴的支持這一類,她才能夠繼續走下去,否則的話還是必須要回到所處的機制當中去尋求一個比較可行的途徑。

剛剛跟大家也都提過,所謂的法,還是在內心當中的一種態度,不是說非得披個袈裟、人在寺廟當中才叫做修行。真正修行禪修是自己心裡面如何去調整的,這才是真正的重點。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有一個像剛才所講的那個藏人家庭當中,這個小孩子的伴道心很切,可是家人就是不願意讓他出家,主張他一定要成婚,一定要繼承家業,對他來講,當然從修行佛法角度來說是一種障礙,而且他也因此跟家人鬧不和,但是最終還是按照家人的安排成親,然後去做生意,可是他還是可以修行佛法,也許就利用做生意的時候,心態上還是結合著佛法的心態,而且在有空的時候,不管是一天當中抽一個小時或者偶爾找出一兩天,可能還是可以去拜見一些師父,去聽一些佛法的道理,然後運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總而言之,就是能夠運用他的生命繼續追求佛法,還是可行的。也就是說,並不是一定要有一個特定的形式、一定要如何出家、親近寺院才能夠修道。改變自己的心態或者是說在內心當中保持這樣的追求,還是能夠修行。

arrow
arrow

    bamaikon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