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課程:龍樹親友書講解
日期:2016.5.29(第二篇)
授課:堪布 扎西尼瑪
口譯:張昆晟 老師

首先,第一種守護內心避免動搖的態度要像的是聞法一樣的專注、全身貫注。這裡是用聞法當譬喻,當在聞法的時候,並不是耳朵聽到就算數的,應該要能夠解悟其中的道理。也就是說,只是聽到的話,並不能夠保證領會其中的文意,還有所富含的道理,應該要把辭面意義跟富含的道理兩者兼具,然後全神貫注在這兩方面去聽聞,要有這樣子的專注力。我們在守護內心避免動搖時要有這種態度。

接下來,另外一個譬喻是如同守護兒子的性命。「當如聞子寶藏命」的「子」跟後面的「命」是連在一起的,就是守護孩子的性命。當今天一個母親在保護孩子生命安全的時候,是非常專注於這件事情的,她想方設法不要讓自己的孩子摔倒,不要讓他摔到地上,不要讓他摔到懸崖下面去。她會不斷的運用正知正念,然後想方設法的來避免孩子的性命受到危難。我們在守護動搖內心的時候,也是要有有同樣的態度。

接下來,要如同守護寶藏一般守護動搖的心。假使今天你擁有一個寶庫,裡面有無價之寶,為了要避免其中的寶藏被盜匪奪走,所以你會不分晝夜的,不斷的去守護他,想方設法不要讓他被偷走。同樣的,我們在守護內心的時候也是要不分晝夜的全力以赴。

再來呢,是如同守護自己的性命一樣,所以這個「命」也可以講是自己的性命。如同我們窮盡一生的努力都是為了要保護自己的生命,透過身體語言內心各種方面的努力都是為了要守護自己的性命,像這樣的態度,我們在守護自己的內心,不要讓他動搖的時候,也要想方設法的以身口意三門專著的方法來守護他。

前面講的是守護動搖內心態度方面的譬喻,下面就提到了,那要守護內心什麼呢?守護內心免於什麼樣子的事情呢?就是要守護內心對五欲的貪戀,守護他免於貪欲。所謂對五欲的貪戀,指的就是剛剛所說的,想要看好看的色法、想聽悅耳的聲音、想聞芬芳的氣味、想要吃美好的滋味、想要接觸親柔的觸覺。色聲香味觸就是所謂的五欲境界。我們的心會貪著五欲境界,所謂的守護內心,就是要避免心對五欲境界的貪著,那譬喻是什麼?就是把五欲境界看成是猛獸、毒蛇,或者是刀刃,那個「猶如猛獸毒刀刃」,「猛獸」後面的「毒」是指毒蛇,然後「刀刃」把他看成是怨敵,看成是烈火。用這個方法來防護自己的心貪求五欲。比方說如果被蛇咬了有可能會葬送性命,如果吞了毒藥也是會葬送性命,或者是去跟武器正面相向跟仇敵正面爭鋒相對,都有可能賠上自己性命。同樣的,如果不守護自己內心而隨著五欲去發展,去追求五欲的話,最終將會賠上自己的解脫的命根。不能夠獲得解脫,也不能夠獲得一切智的果位,最終只會把今生也賠掉,甚至來世還會轉入三惡道當中。所斷掉的,就是獲得解脫的命根。

因此,平時我們都應該運用正知正念跟不放逸,好好的守護自心免於追求五欲境界。

下面要談的是,假使今天不捨五欲,不去斷除對五欲的貪著,去接受五欲、去受用五欲,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偈頌就提到了「一切欲妙生禍殃,佛說如同木鱉果,世間人以其鐵鐐,縛輪回獄當斷彼。」

假使是我們今天不斷除五欲,一生只顧著追求五欲境界的話,會有什麼樣子的後果呢?佛陀用一個譬喻來說明他的後患,「如同木鱉果」,木鱉是一種樹,果實非常香甜可口,但是會導致死亡。早上吃得非常開心,下午就會葬送性命。同樣的,如果今生經營追求的都是五欲的境界,不去斷除五欲,當然透過受用五欲,暫時會感覺非常的舒適、感覺非常得稱心如意,有幸福感。可是那只是暫時性的,最終在今生過去以後,暫時這種幸福感都會轉變成為痛苦,就像是吃木鱉果,一開始是舒服的最後會送命一樣。

所以第一句才會說「一切欲妙生禍殃」,也就是說如果不捨五欲的話,那麼最終五欲就會帶來無窮無盡的災禍,所以叫做禍殃。所以我們可以曉得,五欲只有缺點、只有過失,並沒有任何的功德,如同木鱉果一樣,他會讓你暫時享受快樂,在長久而言,還是給你帶來痛苦的。「世間人以其鐵鐐,縛輪回獄當斷彼」,補充說明一下那個木鱉果,在經典當中指出他是在西方的島上,就是西方大海的一個海島上的一種植物,譬喻為會束縛人,會給人帶來最終痛苦的一種力量,如同是鐵鐐把人捆縛在輪迴的監獄當中,如果不能夠捨棄五欲的話,那由五欲的束縛,就把你不由自主的、深深的捆綁在輪迴當中,就不斷的受這個輪迴的苦,最終只有帶來災禍而已。

今天講到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要問。

問:請勘布對攀緣稍微細說一下,有時候界線會不太清楚,就是生活上不知道是攀緣?還應該要如何做的?

跟攀援相對的有時候就是對他人好,通常就是還是要看你的動機,通常我們會真正的關愛他人,所以對他人好,這個是正當應行的。攀援就是往往你考慮到,不管在某件事情或者是工作方面,因為攀援,對方可能會有利於你,這種情況對別人好,就有可能是涉及攀援,主要還是要看你當初去顧及別人情面的時候,那個心理狀態,到底是怎麼想的,還是以的動機為主。

問:「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真實顛倒說,」跟佛陀講話,稱心有什麼不一樣?

我們注意一下像那個第三頁第一行所謂的稱心說,一開始是從佛的話語作衍生,所謂佛陀話語的稱心功德是因為,佛語有一種功德叫做初善終善跟末善,就是一開始中間到最後都是善的。也就是說佛陀的話語完全不夾雜任何不善的成分在內,完全結合善意。所以他有一種能力叫做初中後三善。這個初中後三善的能力指的是,當聽眾聽到佛陀話語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得承認他是對的、不由自主的接受他的觀念,然後對他產生一種信念,這種語言的能力叫做稱心說。是佛陀的話語有這樣稱心說的意思,並不是去迎合別人,並不是去講一些場面話。當然,如同佛陀的話語有稱心說跟真實說的特點,有些人並非是佛陀,但也是講稱心話跟真實說,就是講得非常的好,所以別人能夠信受、能夠接受,這也是有的情況,可是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某種場合當中,比方說別人做得並不是很好,但是你不得已,必須要嘴巴上跟他講很好,但是心裡面總是還有一個顧慮在那邊,自己並不是這樣子想的。因為鑒於那樣的場合,你不得不說這樣的話。那種語言就不能夠算是真正的稱心說或者是真實說,多少會夾雜一點攀緣或者是顧他人情面的成分在裡面。

我們在行為跟語言方面都應該要考慮兩個層面,就是可為跟當為,可做跟應做於否的那個界限。事情很多都是可做的,但是他的必要性,應不應該這樣子做,是需要進一步考量的,比方說,說話好聽不好聽,我們都有那個能力去說,比方說你要用粗言惡語去說,這些都是有能力做到的。但是,說出來以後的後果,是我們所需要去考量的。也就是說你有這個能力去做,但是必須要考量他的必要性何在,再進一步決定該怎樣去行為。這樣子的行為做了以後,到底對對方是有利還是有害,先做考量才採取下一步的行動。在語言方面也是一樣,我這話說出來的到底對對方是有利還是有害,先做一番衡量才去說,否則的話,只是單純的說某種語言,那個能力都是有的,這個後果該如何考量,才是我們要拿捏的。佛陀就告誡我們,凡是做事的時候一定要去考量他的必要性何在,有那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時候才去從事相關的行為,比方說今天有兩組人,一組只有十個,一組有一百個。如果你做這件事情會傷害那十個人,但是能夠成就那一百人的利益的時候,由於一百人的利益遠大過十人的小小損害,也許就是值得從事的一種,有必要的行為。那如果反過來,為了那十個人的利益,可能會傷害一百個人的權利的時候,這件事情可能就是需要停下來的。所以需要去考量事情不管是從身體的行為,或者是語言上面來講,都需要去考慮他的後果跟權衡他的必要性的差別。就好像在佛陀本身傳記當中有一個公案是大悲商主殺了一個短矛黑人的故事。這個短矛黑人本來企圖去殺害五百個商人,由於這個大悲商主就佛陀的前世,他知道如果不殺了這個短矛黑人,短矛黑人就要去殺那五百個人,為了要救那五百個人,所以他選擇殺了這個短矛黑人,這個例子就是說明了,他權衡過這個行為做下去以後的利弊得失,然後才做出相應的措施。

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這個課程可能還要再往下上,暫時還不會那麼快。再來就是,有問題的話,大家應該要積極的發問,而且不要就是說一個問題我回答以後,就沒有下文了,大家應該要能夠有接續性的再往下發展,把這個問題更深化才有他的幫助性,只是單一的做問答,問完就算了,對大家啟發不大。

問:剛剛四種類型的人「今明後明至究竟,今暗後暗至最終,今明後暗至終點,今暗後明至圓滿。」,還是有點不懂要表達什麼。

所謂的「國王當做第一種」指的就是「今明後明至究竟」,今生能夠具足快樂,來生也能夠具足快樂,就是你要想辦法做到這樣子的境界。能夠謀求今生的快樂,來世也能夠安樂。就如同剛剛說的四種人,是有層次性的。最慘的就是「今暗後暗至最終」,就是今生也悲慘,來世也悲慘的,就是今生也是黑暗一片,來世也是黑暗一片,因為今生造罪,來世也是痛苦不堪,今生也受了很多苦,來世也受很多苦,這是最嚴重的、最糟糕的第四種狀況。然後比這個稍微好一點的就是「今明後暗至終點」
今生光明來世黑暗,就是今生過得幸福快樂,好像名聲財富地位或者是總總享受都非常具全,可是是用那個不正當手段換來的,造了很多惡業,也因此今生快樂、今生是光明的,那個光明指的是快樂,就今生是快樂的,但是呢,來世變得痛苦不堪,因為造了惡業,來世是非常漫長黑暗,這是第二差的。然後再往上稍微好一點,就是今生痛苦來世光明,也就是說來世非常的快樂,就是說今生可能受盡折磨,身口意三門都是飽盡折磨,可是因為非常努力行善,充實自己的學問,來世由於今生善業的緣故,雖然今生過得很苦但是來世就享受了人天的安樂,所以是從暗到明,就是從痛苦走向快樂。最好的情況當然就是,今生能夠過得非常快樂,來世能夠繼續快樂下去,這個當然是最好。所以他說,國王你應該朝著這個目標去做。

從剛剛的四種類型應當做第一種這個話題,再往下衍伸的話,我們可以考量一下,人的能力強弱,其實決定了很多,他能夠做出的事情的程度差別,比方說學習成就比較高的人,往往因為在學習能力上面比較強、經驗比較豐富,所以不管做好事還是做壞事,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力。那也就成了兩種情況,就是說學習成果非常好,如果從事於不正當的勾當上面的話,可以做出非常糟糕的惡行,那個是很嚴重很厲害的。那如果善用自己學習的成果,可以做出非常大的善行。如果說是學習能力非常低下,也沒有什麼工作經驗,我們就暫時不去討論這個狀況。我們是說,如果學的非常好,確實有可能善用當下的情況做出非常大的貢獻。比方說像過去國王統治的時代,在王權比較強的時代當中,作為國王或者是大臣的人,權利很大,從事任何行為的時候,發揮的影響力也比較大。比方說過去印度曾經出現一個護持佛法的法王叫做阿育王,由於阿育王護持佛法的心,所以讓他的國家成為一個佛教王國。按照我們藏傳佛教觀點的話,會說他去世以後就成就佛果,這就是一種今生安樂,來世也安樂,就是從光明走向光明的一個具體的例子。他在今生當中善用自己的國王的權威,讓自己統治的國境之內都遍布了佛法的光明。他廣發佈施,對於許多貧苦無依乃至於身患疾病的眾生進行佈施跟救濟,所以他累積了非常廣大的善業,來世也成就了殊勝的果位,這個就叫做「今明後明至究竟」。同樣呢,我們在一般的生活當中,從事任何行為的時候,也是可以這樣子做的。比方說,並不是經商、做生意就非得選擇忽略業力因果,我們也可以在堅持業力因果的思想下,去從事商業,這樣也是可以做的,這樣子做的話,一方面今生也可以經營的比較妥善,一方面由於守護業力因果,所以積極善法,由於有善法的緣故,來世也能夠有比較好的未來。這個就是所謂的由明到明的一種人。

問:勘布下次上課,可不可以帶著我們,找一個題目,教我們怎樣再深入的去發掘問題。這樣我們也比較能夠深入的去思考,不然想到的都是粗大的,沒有辦法再細部去想,有時候模糊點比較多。

您的建議,當然也是可以經由大家,就是求法者之間做一個討論,沒有不可行的。能不能夠按照這樣去安排課程或者是進行,主要還是看聽眾的態度,聽眾如果有前瞻性、有學習的意願,我做為講者,不管是要講經或者是要教導禪修這方面,都是有意願的,主要是看大家怎麼樣作探討。當然我們講說像《親友書》這一類的論點,他的禪修並不像是做本尊瑜伽的那種禪修,他沒有一個特定、該如何去進行,因為他講究是,平時在生活當中,運用來改造自性的方法,所以沒有一個非得該怎麼樣做的具體規範。但是我們可以去討論的就是說,怎麼樣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比方說這邊講的四種人,要怎麼樣做才會今生快樂來生也快樂,這是可以討論的,然後怎麼樣做,即使今生不順,來世也是可以快樂,類似這些事情都是可以經由大家討論,去深化對於文字內容的瞭解。在瞭解之後我們就可以有進一步的思辨,然後經由那些思辨來做串習,來改變我們的心,這個就是真正的禪修。也就是說,我們先搞清楚,就好像把那個善惡黑白兩者都分清楚,以這邊來講,明跟暗先分清楚,然後去討論,怎麼樣做才能夠區分這個今明後暗、今暗後明這一類的狀況,區辨清楚以後,我們再去討論該怎麼樣做實修,如此一來,把這個實修運用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當然這些都是可行的。那我們在課程安排上面,進行的方法要不要這樣子去做,可以由大家來共同討論,如果大家覺得可以,作為講者,我這邊沒有什麼不行。

再來補充一下所謂的禪修,就是大家常常講這個詞,不過要認識禪修的範圍跟意思是很重要的。當然有些人一談到禪修馬上聯想到空性禪修、本尊禪修,當然這也是屬於禪修的範圍之內,所以這樣去理解是OK的,可是應該要注意到,其他的內容也包括在禪修當中,比方說我們會說觀無常、關苦性這些都是屬於禪修。舉例來說,觀無常指的就是平常在內心當中,反覆的自我提醒無常這件事情。你常常去想,壽命是變動的、是無常的。心意也是變動、是無償的。死亡也是有一天會到來的,最終要面對死主閻魔的,這些都是要在平常日常生活當中去做自我提醒。如果能夠反覆的自我提醒,不斷的去串習然後在這樣子串習的前提之下去行善,這個本身就是以觀無常來做禪修,也是算禪修。並不是說一定要去觀空性、觀本尊才叫做觀修,才叫做禪修,並沒有那樣子的局限,包括無常跟苦觀都算。

我們常常會說聞思修三學,這是一套的因果關係,要由聽聞再進一步到思辨,再由思辨進一步的做禪修。這個過程當中一開始是聽聞,但是不能夠只留在聽聞的層次上面,進一步應該把聽聞的東西,包括他的詞句的意思、他富含的內容,在內心當中都要有一個詳細的辨別,讓你的心對於這個主題能夠有明確的認識,這個就是思辨的力量。舉剛剛講的四種類型人,國王當做第一種,當例子來說,今天我們所做的事情是聽聞,但是由聞的力量要進到下一個階段,就是思辨。透過思辨才能夠斷除對意義的橫生枝節的瞭解,或者是不足的認識。這兩個部分,術語叫做斷除爭議,就要解決爭議跟損減的問題,不要橫生枝節去想那個不相干,要去補足那些不夠充分認識的,透過思辨能夠斷除爭議損減。比方說,今天學到有四種人,之後就要去仔細思考,到底怎麼樣會造成今明後明,怎麼樣會造成今暗後暗,怎麼樣會造成今明後暗,怎麼樣會造成今暗後明。這些狀況都不斷的去自己好好的思辨一番的話,這樣就能夠增上自己的智慧,透過思維不斷的去增上。如果你要增上聞思的功德的話,就需要透過身口意的投入去具體的改造。比方說你已經把這個道理想通了,爭議損減也解決了,那麼就要透過身體語言跟內心去實踐他。也就是說,過去我做不到,現在試圖透過這個道理去做到。過去不能改變的,透過這個方法就能加以改變。過去做了很多的不善業,是否透過聞思來的這些道理,讓不善業能夠減少。過去所不足的功德跟善業,是否能夠透過這樣子去加以增進。這個就是增上功德的方式。要透過真正的實踐,也就是禪修來落實他。禪修的根本是來自於前面的聞思。

問:每一次講什麼話,都還要先想自己是不是出於貪心還是嗔心,這樣隨時在想,會不會反而變成煩惱。

答:不會的。當然有些人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為不懂得運用方法,所以確實有可能像你講的,就是越來越操煩,這種情況也是會發生的。可是如果正確的運用方法的話,照理說我們現在學的東西,有別於心裡面胡思亂想、亂七八糟的負面的東西,完全是有別於那種思想。我們學的是按照著佛學的程序,有一個進程,有一個次第的。在正確的方法之下,去運用這個次第去思考的話,會讓你的求學興致提升,興致越來越高昂,反倒不會覺得好像心越來越緊繃。因為從我們的正確動機開始,一環扣一環,你的動機心念是一環一環扣著一直到成佛為止的,彼此是互相有前後關係、有連結的。如果正確按照這個次第去循序漸進的學習,你會確立這一條道是正確的,你會曉得這一條道最終是通往佛果的。不斷薰修的這個過程,是讓你曉得自己已經在這條道上的那裡,你會很確定的、踏實的走在這條路上面,不會變成好像是窮擔心,心裡面好像多慮或者是焦慮的這種情況,心胸比較狹隘的情況。如果你是按照正確方法去做的話,這種在還沒有做任何的行為,或者是說話之前,所做的思辨,都是屬於聞思修三學當中的思辨,屬於思的範圍。當然有些人在學法的時候,或者學經的時候,因為太頑固了,他們不講究方法,所以即使是在學佛經的東西,卻愈學心胸愈緊繃愈狹隘,然後就覺得好像心裡面越來越不舒坦,都不要講說能夠幫助到自己了,照理說,學解脫道應該不是這個樣子,但是因為他不講究方法,非常固執的要這樣子去做,不懂得適時的放鬆或者是適時的調整,所以,問題並不是這個方法有問題,而是學的人不懂得放鬆的緣故,所以他心裡面一直想著要緊抓著這個,所以就不能夠因為學習而獲得釋放,反倒因為學習而變得更緊繃,會有這種情況。那個問題是因為,沒有抓住學習的方法。當我們遇到了類似狀況的時候,應該要先放一邊,讓自己能夠有適度的鬆緩,讓自己能夠有休息,而不是說今天已經越來越緊繃,在方法上、運用上已經錯誤了,還是要堅持,那樣的話就會走上錯路。如果說你能夠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照理說,應該是會讓自己的心愈學愈寬鬆才對。

問:但是有時候是不知不覺的就緊繃,自己並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話還可以求助上師、善知識,可是在不知道狀況之下,怎麼辦呢?

如果是遇到那種莫名其妙、無來由的煩悶,或者是緊繃感的時候,按照修法口訣來說的話,就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修慈悲心跟修菩提心的來解決,這是按照口訣來講。有時候我們難免會覺得做什麼都了無生趣,上班也沒意思、吃一頓美食也沒有滋味、再美的風景在眼前都沒有感覺,沒有什麼樂趣,會有這種了無生趣的時候。這個時候用其他方法解決不了問題的,按照祖師的口訣就是修慈悲心跟菩提心,然後向內反觀,這是最好的方法。並且提醒自己,如果任憑現在這個非常頑固的心態繼續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就會把人生給糟蹋掉,這是要自我提醒的。另外還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觀慈悲心的同時,也去看看那些苦惱的眾生,就是過得比自己差的眾生,他們是怎麼度日子的。比方說有些眾生衣不蔽體、沒辦法吃飽穿暖、沒有東西可以喝,可是他們這樣還是能夠過日子,可能過得比自己還開心,表示說自己也可以有另外一種選擇,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激勵自己。這些都是由觀慈悲心、觀苦惱眾生來讓自己調整的一種方式。

像我們以前在宗薩佛學院讀書的時候,每個月要進行辯經比賽,當然不可能每次都表現很好,有一次就是表現得非常不理想,所以我們班上的氣氛就很低迷,覺得怎麼會變成這樣子、輸得一塌糊塗。在當時宗薩佛學院有一位大堪布,他現在已經圓寂了,因為他那時候在場,就看出我們那個難以隱藏的失落感,所以他對我們做了一次開示,他說,你們之所以現在都困在自己的沮喪心裡面,那是因為你們不懂得去看自己的價值、不懂得去看自己擁有多少學問、不曉得自己擁有多少的優勢條件,你們只是一直去看別人有多好、比你好到哪裡去,所以才會否定了自己的價值並且心裡面覺得很沮喪。他說,宗薩佛學院有六百八十人,你們去看一下,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的,你們去看有多少人辯得比你們還要更差的,不要老是只是去否定自己的價值跟否定自己的學問。因為當時他有看到我們辨經的表現,他就說,你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不要這樣子來忽略自己的價值、否定自己。因為我們那時候心裡面的苦大概是完全難以隱藏了,所以大勘布就對我們做了的這一次的開釋。我們遇到這種心裡面非常幽悶、過不去的時候,也是要懂得用這種方法來調整,要去試著想,比上不足比下還是有餘的。跟其他人相較起來,自己有很多獨到的特長,有很多比較好的學問,或者在某些條件方面,可能還是優過某些人的。對於這些自己已經擁有的部分應該要感到慶幸歡喜,不要只是去看自己所不足的。

就像是寂天菩薩曾經在《入行論》講菩提心戒的時候,也提到了觀自歡喜跟觀他歡喜,我們說要感到慶幸並不是說我們隨口說說、或者是要培養自己傲慢心,當然如果你變成傲慢心,那就不是我們的初衷了,重點是要培養自信心。所謂的觀自歡喜就是為自己感到慶幸的意思,為自己感到慶幸就是自歡喜。透過去觀看自身的功德、觀看自身所擁有的正面的特質,來培養你的自信心。而不是透過自己所擁有的優勢來滋長這些傲慢,如果變成滋長傲慢,當然就不可取。我們只是為了要讓自己看到自己優點,能夠長養自己的自信心,所以我們去做這件事情,目的是如此的。

舉一個例子來講,觀想人身難得的時候,我們應該要為自己擁有今生的珍貴人身感到慶幸。這就是觀想人身難得的一種方式。比方說,想到自己今生有機會獲得珍貴暇滿人身,並且遇到了具足法相的上師善知識,並且能夠在他們的跟前聽聞到正規的佛法,這些機緣完全是自己過去的善業跟善因所促成的,絕對不可能是過去沒有任何的業力,今天無緣無故的就有機會,或者沒有任何的因,就無緣無故、平白的就有聞法的機會,絕對不是的。一定是因為過去生當中累積了很多的福德與資糧,才能夠成就一切的條件的,比方說我們這一次安排了二十一度母禮讚文的解釋跟觀修的方法講解,還有這一次的親友書。我們有機會對他們的文字的意義跟其中的內涵進行講說、聽聞還有探討,實際上這樣子的機緣是極其難逢的,在這個世界上有數億個生命,有多少人能夠有這樣的機會。以佛法的修學者來講的話,能夠撥出機會跟時間來聽聞佛法的人大概不到百分之十,以數量的比例來說,我們是何其的幸運。這就是我們值得感到慶幸的地方,自己總是會有優勢的條件、優勢的機會,以這個社會大環境來講,也是提供了一定的方便,才有可能讓我們今天有一個很好的修學佛法的機會。當然在人生當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苦處跟困難,可是光是能夠聞法這件事情,就值得我們慶幸,值得我們觀歡喜心。

一般來說我們不管在過去、現在或未來,都會造作善業或將會造作善業,也就是有所謂的三時的善根。特別是今天我們在此進行佛法的研討,包括了我在這邊講、你們在下面聽、然後又進行了問答、進行了討論,總是會有善根的。無論如何請將三時的一切善根,連同今日聞法探討所得的任何善根,為了等虛空漂泊在輪迴當中受苦的所有有情眾生,而做善加的迴向跟發願。

arrow
arrow

    bamaikon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