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龍樹親友書講解
日期:2016.5.29(第一篇)
授課:堪布 扎西尼瑪
口譯:張昆晟 老師

首先,在聽法時應當具備最殊勝的菩提心動機,也就是為了要饒益等虛空的一切有情眾生,所以我當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果位。為了要達到這樣子的終極目的,所以再一次應當正確的聽聞思辨,由吉祥怙主龍樹菩薩所傳寫,對象是樂行國王為主的讀者的這一篇《親友書》,以正確的菩提心動機來聞法。

我們在內心當中應當要對於輪迴的本性,有充分而妥善的認識,也就是曉得在六道當中生存的眾生都不斷的被痛苦所折磨。輪迴的本性究竟是如何、他的真實樣貌是如何、是如何的沒有真實的意義、在輪迴當中畢竟沒有安樂,這些道理我們都應該要有充足的認識,在內心當中好好的確立下來,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瞭解輪迴的自性是痛苦,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確確實實的認識到輪迴的本性,我們才會升起一種沒有任何造作性的、不帶任何虛假性的、想要從輪迴當中出離的想法。我們才會有真正想要處理痛苦,及從痛苦當中獲得解脫的心態。這些真實的出離心都要來自對於輪迴的本性善加認識才能夠得到,所以要先瞭解輪迴本性為痛苦,這是極其重要的。

佛陀曾經告訴我們,普遍而言,六道當中所有的眾生都缺乏對輪迴本性的認識,也就是說輪迴實際上是無常的,但是眾生總是不知輪迴無常,總是把輪迴顛倒的執著為恆常不變。輪迴的本性是痛苦的,可是眾生不能夠理解、了悟這一點,總是認為輪迴當中有安樂可尋。都是這樣子在看待輪迴的。那麼,那些殊勝的聖者們,只是具足了真實了知萬法、如實了知萬事萬物真相的智慧。所以他們瞭解到,所有輪迴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沒有實存自性的、都是非真實的、都是本性空的。但這是聖者的境界,我們這些凡夫眾生總是受到各式各樣的煩惱所束縛,像我們這樣具足煩惱、被煩惱所束縛眾生在看待輪迴時,我們就不會看待他本性是空的,我們總是認為他有一個不變的性質在,所以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實實在在,認為是他是真實存在的。

真正講起來,所謂自我的概念、本體存在的概念,應當是無法真實成立的。按照菩薩行的角度來說的話,修學菩薩行必須要抉擇萬事萬物無我的本性。也就是說,按照著佛世尊在中轉法輪-無相教法當中,所指出的諸法性空的道理,去看待一切事物。那麼要如何運用方法來抉擇諸法性空呢,首先先確立一種觀念就是,萬事萬物的存在,無非是種種蘊、種種聚合體的一種現象而已,他是事物聚合體的一種複合現象。而這樣子聚合體的複合現象,我們用一種執著性在看待,把他當成是一個實有、完整、獨立個體,所以就把他執著成真實的,這個就是我們執著所謂的自我或者是本體的概念。但是如果以身體來講的話,他是由各個部位所組成的。如果我們加以拆解的時候,可以拆解成不同的器官跟組織,比方說把頭、手、腳、指甲、頭髮、皮膚等等各個分開以後,將會發現沒有一個可以被指稱、被認出來的,所謂的我的真實存在。就像《入菩薩行論》這一部論典裡面所提到的,頭髮、指甲、毛髮都非我,同樣的血、肉、骨亦非我,乃至於一些體內的內臟、腸子也非我。像這樣子對於他的聚合成分加以拆解的時候,將會發現裡面並沒有一個實質存在的、獨立的本體。但是呢,因為我們的固著性非常強的緣故,我們非常的傾向於他是一個整體,所以就產生了強烈的我執,雖然是複合的,但是把他當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執著。

所以我們可以曉得,“自我”無非只是對於事物複合的形態把他強加的一種概念,把他執著為真實的覆貼給他一個標籤叫做自我,如此而已。如果你把這個複合體真正的加以分析,運用自己智慧跟邏輯加以分析跟拆解的話,就會發現他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以身體來講,如果把身體拆成不同的器官、不同的肢分跟組織來看待,會發現在這個每一個單一的個體上面,都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可被指稱出來,他沒有一個自我的、真正的本性在那邊。同樣的造成生命的五蘊就是聚合體的意思,我們去分析五蘊會發現,我們只是把五蘊暫時的、聚合的那個複合現象當成是實有的,如此而已。那我們要把他加以拆解的話就需要運用智慧去瞭解五蘊的暫時性,他並沒有實質自性,而瞭解五蘊的聚合性並非實質的這種智慧就叫做什麼呢?就叫做了悟無我的智慧。

所以前面我們是針對無我跟智慧做一個簡單的概述。在中觀當中有非常細緻的抉擇內容,透過理路、透過校正、透過能夠成立諸法皆空的種種論據,來說明什麼叫做萬法皆空、什麼叫做諸法無自性,就在包括《入中論》在內的中觀論點當中有非常廣泛的說明。我們現在只是做一個提點而已,總而言之我們要談的是,如果你要正確的學習如何抉擇諸法為空的智慧,從顯宗的經典當中加以認識的話,可以去研習包括《般若經》在內的許多相關的經典,裡面會談到很多諸法性空,還有諸法無我的道理。

所以我們曉得實際上,輪迴的本性是無常的、苦的、無我的跟非清淨心的,但是因為我們的心是顛倒的,所以雖然萬事本身是無常,但我們將他視作為長存的,雖然萬法本來性空,但是因為我們把他執著為真實,所以我們覺得他並非是空的,雖然萬法本身是無我的,但是我們在這當中創造了自我的概念而強加執著,並且非常的在意他。這種執著性就會造成我們反覆在輪迴當中在在的出生,就像是經典當中所說的”只要有執著,定會有我執,凡有我執者,反覆生輪迴”,就是說只要有執著者,一定就會產生我執跟我所執,然後只要有這樣子的我執,必定會在在的投身於輪迴當中。我們現在的顛倒思想就創造了我們現在的處境。

所以應當正確認識到輪迴的本性就是痛苦。而所謂的輪迴就包括在六道的範圍當中,無論身在六道的任何的異趣,所感受的無非就是痛苦而已,所以在這種暫時上有所謂的輪迴有漏的安樂,就是夾雜煩惱地安樂,這些事情確實存在的。但是實際上安樂無非都是無常的、無非都是變化性的、最終也是導致痛苦的,所以輪迴的本性就是痛苦,比方說地獄道有冷熱苦、餓鬼道有飢渴苦、畜生道有被奴役的苦、在人道有生老病死苦、在飛天阿修羅道有爭鬥的痛苦、在天界則有死亡遷轉墮落的痛苦。雖然我們總是生存在這個痛苦的自性的輪迴當中,然後由於我們總是自以為樂,在這當中把苦執著為樂,所以不能夠回頭。而這種自以為樂,就是自以為是的想法,實際上就是一種顛倒的思想。

當我們一五一十的瞭解輪迴的本性是痛苦的,進一步的,如果問說,是否有人主動追求痛苦呢?答案是否定呢,並不會有人想要獲得痛苦。既然不想獲得痛苦,又曉得輪迴的本性是痛苦,進一步的就會產生那必須要離苦,必須要尋求沒有痛苦的境界,如此就會發起對解脫跟一切智智佛果的希求心。透過了知苦性而發起對解脫跟一切智智的希求心,我們就稱他叫做真實的出離心。

進一步的在平常的實修當中,我們所需要運用的具體方法,就是對業力因果的深刻信念。首先要去思考業力因果的道理,進一步的要對他產生信心。確信如果造了善業必定會獲得正果,必定能夠感受安樂的結果,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念。相對的,如果造了不善業,必定會感受痛苦跟種種不悅意境,這也都是真實不虛的。對這些道理都應該要能夠產生堅定的信念,如此一來,我們的心裡面就可以說是具備了,通往解脫跟一切智智、整個菩提道的次第過程當中所需要的一切的條件,這個條件的建立就立基於信受業力因果,這樣子的一個途徑上面。

在對業力因果的堅定信念之外,也應當要確立堅定的無常想,也就是瞭解到在輪迴當中,無常這件事情是非常公平的、非常普遍的。不因為比較富裕就能夠免於無常,而比較貧窮的就必須要接受無常。這個也跟是否擁有權勢是否擁有地位,沒有什麼樣的優勢、沒有任何關係的。凡是講到的壽命、講到身體、講到財富等一切事物,他本身都是難逃無常的規律。對於一切在輪迴中的事物都是無常這件事情,要有一個正確而堅定的信念,也是極其重要的。

然後如同前面跟大家報告過的,還需要確定的就是輪迴的過患,也就是輪迴的本性是痛苦,這件事情。我們透過對地獄苦在內的六道所有的苦加以反覆的思維,確定在輪迴當中只有痛苦可以感受,別無其他。這樣子的堅定信念也是須要被建立起來的。

此外我們應當確信暇滿人生難得的意義,就是今生我們擁有八暇十圓滿的珍貴人生是極其難得的,就像是先前在《入菩薩行論》的教授當中,曾經跟大家舉過的例子。譬如有一個汪洋大海,在海底有一隻烏龜,這隻烏龜是盲眼的烏龜,無法看到東西,盲眼烏龜在海底下每一百年才會浮到海面上一次。在這個海面上有洶湧的波濤,然後飄著一塊木軛,就是那個牛背上的木頭,這個木軛上面有一個圓孔,圓孔的大小是剛剛好可以讓盲眼烏龜的頭穿過去。這個木軛總是隨著狂風不斷的在漂流,由東吹向西、然後又由南漂向北,他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如果這個每一百年才會上來到海面一次的盲眼烏龜,剛好碰到這個海面上漂流不定的木軛並且把頭穿過這個木軛的圓孔,這機率是非常渺茫的。而比起這個渺茫的機率,獲得完整八種有暇十種圓滿的珍貴人生,機率就更加的渺茫了。我們要恆常的按照這一類的觀念去思維人生的重要性跟價值所在。

過去的祖師前輩,那些獲得殊勝的悉地成就的成就者們,他們都曾經告誡過我們,如果懂得善加分析萬法無常、萬法的本性苦、萬法無我,能夠去在在的透過思維業力因果、思維壽命無常、思維輪迴過患、思維瑕滿人生難得的道理,去做實修的話,那麼這個人將會成為一個非常好的修行者、真正的實修者,這是古代的祖師大德們,這些成就者們對我們的建議。所以我們可以瞭解到透過這些關鍵思想的培養,包括萬法無常、無我、業力因果、壽命無常、輪迴過患跟瑕滿人生難得的道理的一個思辨,我們將會大致上對整個實修,有一個非常充分跟非常好的認識。

由於前面所提到的這些修行的觀念是極其重要的,所以今天在開頭的時候等於用補充說明的方式跟大家提一下。再接下來我們就回到正題來談《親友書》。

請大家看講義「我為此人相責駡,毆打擊敗奪吾財,耿耿於懷起衝突,斷除懷恨即安眠。」,我們現在要來解釋這四句話。

首先呢是「我為此人相責駡」,就是假使今天對方用粗言惡語罵你,有一種情況就是你可能耿耿於壞,想說,他怎麼這個樣子說我、如此的批評我,由於你心裡面不斷的忌恨,所以對他產生一種恨意或者是對他產生嗔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雖然對方並沒有直接當著你的面批評你,但是暗中有很多的不當言論,比方說批評你思想不正、行為不檢點,或者說你是小偷盜匪之類的,像這樣子的惡意批評的話,有些人會因為他人惡意批評的話,就用同樣的模式去報復對方,如此一來的話自己實際上就已經落敗了。

在這樣子的情境之下,我們假使順著這樣子的惡性循環,就是他人罵我我就罵回去,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就如同前面說的,自己就會落敗。所以在這種情形當中,我們應當要試圖能夠從中獲勝,也就是說假使讓情況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那只會變得更加的嚴重、更加的糟糕,彼此所造的不善業只是越來越強大而已。那麼如何能夠獲勝,就應該要能夠串習、安忍,要能夠修安忍才能夠從中獲得勝利。

「毆打擊敗奪吾財,耿耿於懷起衝突」,這邊的「毆打擊敗」是連著上一段的,就是說如果你跟人家這樣子互相毆打跟責罵的話,就已經被擊敗了。再來呢「奪吾財,耿耿於懷起衝突」,假使因為別人搶奪你的財富、奪走你的種種享受,心裡面不斷的忌恨對方是如何加害於你的,比方說去年他怎麼樣害我的、上個月呢他又怎麼樣害我,心裡面總是有一個憤憤不平的仇恨心放在那邊,如此一來,你的心會影響你的身語的作用。就像是有一句話講到”內心如國王,身語如僕人”,我們的心會主導一切,就像是國王一樣,身語是受心所支配的。心怎麼樣發展,身跟語就會怎麼樣發展。由於我們的心已經充滿了恨意跟嗔恨心,所以在身體跟語言的表現上面,也會朝著身的不善業跟語的不善業去發展。

接下來是「斷除懷恨即安眠」,如同前面的分析,假使內心懷著仇恨、懷著嗔恨心的話,就會導致身跟語的不善業。那麼這樣子的不善業只會使我們今生被引導上通往痛苦的道路,來世也只會通向三惡道而已。因此,我們應該要斷除仇恨心、斷除對他人的恨意,要能夠修安忍心。如同前面所說的,心不善的話,身語就會從事不善,同樣的,心如果轉向善念,身跟語的行為就會轉向善。由於你斷除了仇恨,沒有仇恨本身就是一種善心,以這樣子的善心導致你的身體跟語言上面的外在表現也會是善的,如此一來必定會在身語方面也導向善的、安樂的道路。總而言之,這一段要談的就是,務必要使自己的身口意三門都能夠導向善,都能夠趨向安樂的道。

下一個偈頌「當知心如於水面,土石之上繪圖畫,其中具惑如初者,諸求勝法如末者。」,這裡是將眾生的內心狀態概分為三種狀況,第一個譬喻,就像是在水面上畫東西;第二個像是在沙地上面、土地上面畫圖案;第三個是在石頭上面刻圖案。用這三種譬喻來說明眾生的心。

這三個實際上是心的穩定程度的譬喻,分別是心不穩定、稍微穩定跟非常穩定的三種狀況。首先,心不穩定是用在水上面畫圖案來譬喻的,比方說用手指在水面畫東西,畫過去馬上就沒了痕跡,畫的同時那個痕跡也就沒有了,所以是指非常不穩定的內心狀態。再來就是,在沙土的地面上面畫圖案,那個圖案就稍微能夠保存比較久的,所以譬喻的是相對穩定、稍微穩定。第三個是說在石頭上面雕刻圖案,這個相對於前兩者的話就是極其穩定的。所以用這三個情況來說明不穩定、稍微穩定跟極其穩定的內心。

而第三句講到「具惑如初者」,「具惑」就是具有煩惱的意思。具有煩惱的心就像是在水面上畫圖非常不穩定。

那麼所謂的「諸求勝法如末者」,「末者」指的是第三個層次,在石頭上刻繪圖畫的譬喻。前面說有煩惱的心,極其不穩定,如同水面上畫圖。而「求勝法」指的就是善心,我們如果培養善心的話,就是最穩定的內心狀態。應當是要培養善心為最穩定的內心狀態,這樣子的話,他穩定的譬喻就可以用在石頭上刻圖畫來說明。

再接下來呢要講關於出語的道理,「佛說語言有三種,稱心真實顛倒說,猶如蜂蜜鮮花糞,唯一當棄最末者。」

這邊要說明的是,符合佛陀所講的話語是什麼樣子的內容,而有一些人講一些顛倒的邪見又是什麼樣子的話,我們要加以區別。

首先,符合佛陀的話語,也就是「稱心」之說。「稱心」之說是指,佛陀所說的話是無有違逆的、是令人感到稱心的、能夠讓人接受的,比方說當人家聽到佛陀的話語的時候,不會就是認為說,這樣講不對、這樣講是錯誤的,而是完全能夠契合對方的想法,這個叫做無有違逆、悅耳稱心。

再來呢,佛陀所說的話語,內容是一五一十的、如實宣說。他所說的是真實語、所說的是誠實語,所以這是第二種,「真實」說。

接下來,還有另外一種人,他們講的話跟佛陀所說的是不同的,他們不瞭解事物的真實狀態而妄加宣說或者是他們所說的話並非正直之語,這樣子的話就叫做邪說或者是「顛倒說」。也就是缺乏如實宣說,正確道理的能力,而宣說一些顛倒的話,這些就是第三種語言「顛倒說」。如同佛陀與顛倒者,他們有這三種情況,就是稱心說,真實說這是佛語嘛,然後另外一種是顛倒說。同樣的,一般人的語言也分為這三大類。

我們在學習這個偈頌要抓住的重點就是,如同佛陀提到稱心說、真實說跟顛倒說這三種語言或者三種表述方式當中,最後一個他是不真實的、是顛倒的,相應的內心狀態也是不真實而顛倒的,所以我們在內心裡面必須要摒除顛倒想。在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也是有這三種情況,稱心說、真實說跟顛倒說,我們所需要聽的就是稱心說跟真實說,就是你能夠接受的正理、宣說的真理,這些是需要去聽的。而那些顛倒的、不符合事物真實道理的邪說,就可以將以揚棄。所以我們要抓住這兩個,就是從所需要聽的跟內心所需要具備的觀念,都要捐棄第三種,也就是捐棄顛倒說。舉個例子來說,佛陀提到了,稱心的說話是符合真理,所以能夠讓人覺得非常的無有違逆的想法,這種說法就如同蜂蜜一般,非常的甘美。然後如實宣說諸法的實際情況的真實語言,這樣子的真實說如同鮮花。而那些並非如實的宣說,顛倒的、錯誤的宣說,則是如同糞便一樣不應當接受,因為沒有人想要去享受、接觸不淨物,大家總是要把不淨物糞便排斥掉、捨棄掉的。所以我們應該要學習的、去實踐、去聽聞的應當是前兩種,稱心說跟真實說,而應該要捨棄的是顛倒說。

接下來,在藏文裡面是四句,可是中文翻成了六句,「今明後明至究竟,今暗後暗至最終,今明後暗至終點,今暗後明至圓滿。如是四種類型人,國王當做第一種。」這是接續著前面兩個偈子來講的。一個偈子談的是心,心的三種狀況,就是穩定性,從水面的圖畫、砂土上面的圖畫跟石頭上的圖畫來說明,然後呢再來講語言,稱心說、真實說跟顛倒說。再接下來要談人,人到底是什麼一個情況。

這個偈子提到「如是四種類型人」,那四種呢,就是前面所說的第一個「今明後明至究竟」、第二個「今暗後暗至最終」、第三個「今明後暗至終點」、第四個「今暗後明至圓滿」。這個「明」是指光明的意思。什麼叫做光明呢,他是相對於黑暗來說的,無有黑暗的狀態就叫做光明。什麼叫做「今明後明」呢,就是以當下暫時的狀態來說他是光明的,起頭是光明的,最終也是光明的,這一路都是光明的,並不會說一開始是光明走到後面卻是經歷了黑暗,不是這樣子的,而是一路光明下去,這個叫做「今明後明至究竟」,就現在是光明的,走到最終點仍然是光明的。這個譬喻指的是什麼呢?指人生的苦樂。如果說今生也是安樂的,來世也是不斷的安樂,這個就叫做「今明後明至究竟」。再來是「今暗後暗至最終」,就是他從黑暗走到最後,終點還是黑暗的,就是今生受盡了痛苦,來世還是不斷的受痛苦,是第二種類型的人。第三個是「今明後暗至終點」,一開始是光明的,走到最終卻是非常的昏暗、非常黑暗的境界,比方說今生過得非常的愉快,但是來世卻充滿了痛苦。第四種類型「今暗後明至圓滿」,這裡「至圓滿」、「至究竟」、「至最終」、「至終點」都是同樣的意思,就是走到最後的意思,「今暗後明至圓滿」,是說一開始是黑暗的,走到最後結局是光明的,比方說今生受了很多的苦,來世是光明一片、充滿著幸福快樂的。在這四種人當中,應當學習的是第一種。

在這四種類型的人當中,本身也有分層次性的,當然最理想的就是「今明後明」,今生能夠過得非常快樂,來世也是非常快樂的。所以他勸戒國王應當朝著這個方向去做。

「當知人類如芒果:外似成熟內未熟,內成熟外似未熟,內外未熟內外熟。」這是一種譬喻,如果我們用內外成熟於否來排列組合的話,芒果的情況就會有四種,第一個是外面成熟了,裡面並沒有成熟,第二個是裡面成熟了,外面沒有成熟,再來是裡面外面都沒有成熟,或者是裡面外面都成熟了。就是用外內跟成熟於否,搭配出來的四種排列組合。同樣的,人的善惡業也是一樣,善惡苦樂也分為外內,然後呢,善於不善。這樣子分配也有四種類型。

我們在實修上面要運用這個譬喻的方面就是說,行善本身也要能夠做到外內兩者兼具,在善意方面能夠做到外內兼具,外內都成熟,這是我們所需要走向的目標。為什麼稱為成熟呢?指的就是最終的結果、最終的產出。如同前面所說的,有可能內在看起來好像還沒有成熟,但是外表看起來已經有成熟的樣子;另外呢就是說,內在實際上已經成熟,外面卻看起來好像沒有成熟;或者是內在外在都沒有成熟,內在外在都成熟的情況,這些都會有的。如同果實本身有這四種情況,我們以修行來講是,善業的薰習本身也分為內在跟外在。我們所需要做到的就是,內在的善也成熟了,外在的善也能夠成熟,這是最終極的目標。

下一個偈頌要談的是如何斷除貪欲,「切莫眼瞧他妻室,若睹亦隨其年齡,作母女兒姊妹想,若貪真觀不淨性。」

這邊指的是說,平常不應該心裡面懷著慾火。去看別人的配偶妻子,不要懷著貪欲心去瞧人家。如果說不是懷有貪欲心,在一般情況之下見到了,假使對方比自己年長許多的話,應該想著對方如同自己的母親一樣,就不要心生貪念。如果對方年紀比自己小很多的話,就當成是像自己女兒一樣來看待,也不要心生貪念。

再來呢,如果對方妻子的年齡跟自己相仿的話,就當成是姐妹來看待。

假使用這三種方法,就是觀看他人如同母親、女兒跟姊妹的這三種方法都還不能夠熄滅你對他人妻子的貪欲心的話,那麼就應該要正觀不淨性,正觀就是正確的去看待,正確運用不淨觀來做分析。比方說眼前的貪戀對象,用不淨觀去看她的時候,曉得她無非也是由血、肉、膿、組織液、內臟包括心肝肺腸子等等的這些不淨物所組成的。當你這樣的去分析的時候,本來所貪戀的那個對象,就不再能夠值得你貪戀、沒有任何的賞心悅目之處。用這個方法來熄滅自己的貪心。

剛剛的例子是從男性貪戀他人妻室的角度來講的。假使今天有女子貪戀他人的先生,有強烈的貪欲的話,也是可以完全用同樣的方法來看待。如果年紀比你大很多,就把對方當著是自己父親。年紀比你小很多,就當成自己的兒子。如果的年紀跟你相仿的話,就當成自己的兄弟。如果這樣還不能夠解決貪欲的話,也是要去正觀不淨,做不淨觀。

接下來要講防護內心,「當如聞子寶藏命,守護動搖之內心,猶如猛獸毒刀刃,怨敵烈火厭欲樂。」首先先講「守護動搖之內心」,我們的心是不斷的動搖的,這邊是六識當中的意識來說明的。比方說我們的心理狀態包括了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當我們的眼根接觸外界色法,然後我們的心對於色法的好惡就產生辨別,就由對色法的好惡而產生的苦跟樂的取捨,這樣子的苦跟樂的取捨跟好惡心是來自於這些意識的作用。同樣的,以耳識的作用之下,聽到好聽跟不好聽的聲音,然後對好聽跟不好聽的聲音做出判斷跟苦樂好壞的取決,這也是來自於意識。用鼻識,你希望能夠聞到香甜的好的氣味,那麼排斥不好的氣味。希望能夠嘗到好的滋味,然後排斥不好的滋味。身體希望能夠接觸到輕柔地觸覺,不想要去接觸粗糙的感覺,這些都是我們的意識的作用。由於我們不斷的在對外境作判斷跟取捨,所以我們的心,這個意識的狀況,是不斷的波動著,是很動搖的。

由於意識會對於這些外境的接收狀態做出判斷,所以產生了貪跟嗔的反應狀態、反應機制。也就是對於喜歡的、覺得有利的這些條件產生貪欲,希望能夠獲得,有這樣的貪。對於不想要面對的那些狀態就產生反感,那個就是嗔。所以我們的意識不斷的在貪嗔當中作用。比方說當眼識看到東西的時候,想要去看好看的這就是貪、排斥去看不好看的這個就是嗔。耳朵也是,當耳識作用的時候,聽到想聽的東西,想要再去聽那個好聽的東西,這個是貪、不想聽那個難聽的、刺耳的聲音就是嗔、就是反感。由於不斷的有想要跟反感這兩種情緒在裡面,所以我們的心,那個意識是不斷的在波動的。由於意識不斷的波動,所以我們應該要守護他,要守護這個不斷波動、動搖的內心。怎麼樣去守護他,免於這樣不斷的波動呢?要如同在聞法一樣,如同守護寶藏一樣,如同守護性命一樣。下面就要講這些具體的譬喻來說明他。

《後篇待續》

arrow
arrow

    bamaikon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